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拉米夫定疗程延长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C区YMDD分子变异,引起拉米夫定耐药,已成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对YMDD变异的发生规律、变异对临床和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以及变异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任仲轩;裴琇;王麟士 刊期: 2004- 01
-
病毒感染与肠套叠关系的研究进展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居婴幼儿肠梗阻原因的首位,占小儿外科急性肠梗阻的首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很多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与肠套叠发病有关,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赵长安;李仲智;杨永弘 刊期: 2004- 01
-
乙型肝炎病毒包装信号ε研究进展
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包装信号ε(epsilon)的结构、变异、功能和研究意义作了综述.......
作者:陶鹏;唐霓;黄爱龙 刊期: 2004- 01
-
重组微生物BCG疫苗研究
重组BCG疫苗是一种新型微生物疫苗,由于卡介苗(BCG)具有广泛的安全性和免疫佐剂作用,因此,以BCG为载体的重组疫苗研究日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重组BCG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福祥;孙永涛 刊期: 2004- 01
-
汉坦病毒感染者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
汉坦病毒感染存在错综复杂的免疫应答.B淋巴细胞受病毒抗原刺激后,可产生针对不同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效应,因此,B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汉坦病毒感染后的抗体应答、抗原交叉反应及B细胞表位定位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王平忠;白雪帆 刊期: 2004- 01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肝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调亡诱导配体(TRAIL)是新近发现的TNF家族中另一种能诱导凋亡的分子.本文就TRAIL的特性、5种受体、致凋亡的机制及与肝细胞凋亡关系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吕国才;杨益大 刊期: 2004- 01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HBeAg阴性、抗-HBe阳性可由前C变异造成,也可由其他原因造成.HBeAg阳性患者也有前C变异.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治疗前C变异株感染是有效的,但缺乏持久疗效.前C变异与暴发型肝炎有关,能增加患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
作者:赵学兰;王宇明 刊期: 2004- 01
-
RNAi技术抗病毒感染的研究
RNAi技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项基因沉默的新技术,在各种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效果.在抗病毒感染领域,RNAi技术可以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RNA数量,阻断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
作者:蒋智军;郑树森 刊期: 2004- 01
-
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脑炎系指脑实质的炎症,多由病毒引起.常见造成人类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包括:人疱疹病毒、虫媒病毒、肠道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发病机制各不相同.近年来对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由于分子病毒学的迅速发展而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人类战胜病毒的有力武器.......
作者:魏桂荣;张敏;梅元武 刊期: 2004- 01
-
抑癌基因甲基化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研究进展
抑癌基因DNA高度甲基化后可以引起基因的转录抑制,从而可以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甚至发生癌变,而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5-脱氧杂氮胞苷等通过DNA去甲基化,可以恢复多种抑癌基因的正常表达,使细胞的异常增殖受阻.抑癌基因P16、P15、RASSF1A等在肝癌中存在DNA甲基化失活,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与P16、P15、RASSFA等基因甲基化失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抑癌基因去甲基化有望成......
作者:郜玉峰;李旭 刊期: 2004- 01
动态资讯
- 1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学效果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2 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研究的概况及进展
- 3 060 Vapreotide早期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
- 4 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研究进展
- 5 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6 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肝纤维化
- 7 呈严重经过的肝左叶阿米巴脓肿
- 8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艾滋病合并肺部病变的应用
- 9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筛选人慢性肝脏病相关基因中的应用
- 10 重症监护室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耐药监测
- 11 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的挑战
- 12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亚型分类
- 13 核苷(酸)类似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副作用
- 14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脂氧化酶和脂氧素A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15 H7N9亚型人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分析及其生物特性研究
- 16 治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
- 17 天津市东丽区2008-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 18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预测与应对措施
- 19 简讯
- 20 两种新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