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细胞免疫与持续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容易转变为持续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慢性HCV感染中存在细胞免疫(尤其是HCV特异性记忆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异常,本文就有关细胞免疫,特别是记忆T细胞在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的意义以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杨江华;孙南雄 刊期: 2004- 05
-
嵌合DNA疫苗HSP70的研究进展
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70(HSP70)具有明显的免疫佐剂效应,进化保守,无种属靶向特异性,作为免疫优势抗原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嵌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嵌合DNA疫苗HSP70是有希望的新疫苗之一.......
作者:石庆凤;钟森 刊期: 2004- 05
-
汉坦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汉坦病毒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病毒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细胞因子、汉坦病毒受体、特异性CTL反应和HLA限制性均可能与发病有关.......
作者:朱国献;梁伟峰;朱智勇 刊期: 2004- 05
-
血栓调节蛋白在肝脏疾病中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一种内皮细胞膜糖蛋白,是某些疾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标志物,在凝血和纤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M作为凝血和纤溶的调节蛋白,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同时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缺血损伤,可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TM在肝脏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谌翠容;陈亚岗 刊期: 2004- 05
-
瘦素、瘦素受体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瘦素(leptin)为肥胖基因(ob)的产物,这种脂肪来源的激素已被证明有多种生理学效应,其效应通过细胞因子样受体介导.近年的研究证实它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综述描述了瘦素及其受体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新进展.......
作者:王先开;赵春;娄国强 刊期: 2004- 05
-
HIV基因治疗概况及进展
随着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在全球的蔓延,寻求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成为当务之急.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探索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合适的靶细胞中,使其表达为RNA或蛋白质,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病毒或宿主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控制病毒增殖的目的.......
作者:陈亮;吴南屏 刊期: 2004- 05
-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功能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敏感、准确、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它在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毒力及致病机制、耐药机制的研究、宿主免疫机制的阐明、新替代疫苗的研制、新抗生素靶位的发现等方面将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了概述.......
作者:张艳;范学工 刊期: 2004- 05
-
HIV感染者发生弥漫性CD8+淋巴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
艾滋病毒(HIV)感染者的弥漫性浸润性淋巴细胞增多综合征(DILS)是以循环中CD8+T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的.一些HIV感染者可能通过CD8+淋巴细胞的一种寡克隆扩增对感染作出反应.这些细胞浸润到多种器官,其中唾液腺和肺脏是主要累及部位.淋巴细胞浸润内脏器官的浸润过程与类sjogren-综合征类似,HIV感染者出现单纯腮腺肿大时,应该怀疑是否是DILS.此外,DILS肺部病变可能在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吴亚松;吴昊 刊期: 2004- 05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癌的分子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癌(简称HCC,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有密切的关系.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HBV不仅直接在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上产生效应,也间接通过肝细胞损伤、再生循环来作用.在后一过程中HBVDNA的整合,HBVX基因的反式激活可能发挥了核心作用.......
作者:王中林;朱启镕 刊期: 2004- 05
-
HIV与T细胞凋亡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机体消除或抑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所必需,其中又以CD4+T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为主,同时两者又是HIV感染的主要受害者.观察发现,CD4+T细胞的凋亡数量远远超过了被感染细胞,这与HIV蛋白、激活介导细胞死亡(AICD)、细胞因子生成紊乱密切相关.本文从以上三方面综述了HIV感染者体内CD4+T细胞衰竭机制,并从Th细胞与CTL相互作用的角度,总结了T......
作者:王晓;刘婷;汤睿;尹文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儿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3例
- 2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 3 044母体免疫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防
- 4 Toll样受体对肝功能衰竭的作用
- 5 2009-2014年湖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6 美国2002年西尼罗病毒流行的新发现
- 7 城市居民传染病知识与健康行为现况研究
- 8 RNA干扰在哺乳动物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9 HIV亚型特性及其意义
- 10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诱发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 11 天然胸腺肽α1的纯化策略研究
- 12 IRF-7在干扰素诱导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188例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 14 巨细胞病毒耐药性研究进展
- 15 我国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16 地塞米松和甘油在细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 17 百日咳的研究现状
- 1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
- 19 十堰市2001-2010年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
-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