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SARS发病机制初探

    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已被确定,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对死亡病例的尸检病理观察,以及运用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免疫组化、RT-PCR等实验技术手段进行的研究表明:SARS是全身性疾病,损伤多个脏器,肺、免疫器官和全身小血管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由于SARS患者T细胞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说明T细胞在SARS病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意义;以免疫损伤为基础的发病机制理论......

    作者:陆源;宫恩聪 刊期: 2003- 05

  • SARS-CoV基因编码的主要蛋白研究进展

    SARS病毒(SARS-CoV)是今年SARS爆发流行的病因,引起全球关注.目前,许多学者对SARS-CoV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SARS-CoV基因编码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小龙;江振友 刊期: 2003- 05

  • 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由于全球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而现今唯一使用的结核病疫苗-卡介苗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疫苗用以防治结核病.本文从基因工程重组活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营养缺陷型疫苗等方面介绍了目前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见翔;陈群 刊期: 2003- 05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

    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ureus,MRSA)的首选药物,然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情况却与日俱增,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现状及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代洪;范学工 刊期: 2003- 05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由于HBV表面抗原(HBsAg)的缺失,其检测依赖于高敏感性的PCR方法.本文就其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慢性HBV相关性肝病、暴发型肝衰竭、肝细胞肝癌及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作了综述.......

    作者:杨之涛;张欣欣 刊期: 2003- 05

  • 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aspase-3与凋亡

    肝炎病毒的感染及复制不仅发生在肝细胞中,而且也发生在免疫细胞中,包括骨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发生与肝细胞的变化及肝脏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Caspases家族是凋亡的重要控制基因之一,而其中Caspase-3是凋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子.Caspase-3的活性与病毒性肝炎的炎症程度及病情发展有关,通过Caspase-3对凋亡的调控,可能会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和控制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蕊;石理兰;乔光彦 刊期: 2003- 05

  • 抗微生物肽的研究现状和治疗前景

    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peptides,AMPs)是一类天然免疫系统的效应分子,能够接触微生物膜,溶解细胞,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此外,它们还参与干扰细胞增殖、免疫应答、伤口愈合、细胞因子释放、白细胞趋化、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等反应过程.AMPs作为新型的抗微生物、抗脂多糖或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已部分开发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对AMPs的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惠娟;晏春根;谢青 刊期: 2003- 05

  • 病毒特异性受体的演化

    近的研究表明,即使病毒基因组仅发生细微的改变,病毒进入细胞甚至同一种细胞时,使用的受体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病毒特异性受体的演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病毒致病机制、病毒的宿主范围、病毒介导的基因靶向性、器官移植与异种移植后的病毒适应以及病毒性疾病的发生等等.对病毒特异性受体演化的研究,将深化人类对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和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者:于曼丽;隋礼丽 刊期: 2003- 05

  • 反基因操作技术及其在负链RNA病毒中的应用

    反基因操作技术实现了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基因组的人工操作,在深入阐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发展新型病毒载体、研制筛选基因工程疫苗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反基因操作技术及其在负链RNA病毒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光玉;李新红;白雪帆;杨为松 刊期: 2003- 05

  • 反义寡核苷酸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反义寡核苷酸(ASODN)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它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基因治疗途径.本文就ASODN抗HBV的研究进展:ASODN抗HBV的反义与非反义作用机制研究;ASODN的化学修饰;针对HBV各基因区关键位点的ASODN抗HBV效果评价以及利用联合或串联ASODN和靶向技术抗HBV作用的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综述.......

    作者:邱梦标;张吉翔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