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Toll样受体在泌尿系感染中的作用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的模式识别受体,它在激活固有免疫、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着苇要作用.新近发现,宿主TLRs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表达与其识别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泌尿系感染(UTI)发生、发展、治疗与转归密切相关.无症状菌尿患者TLR4表达下降,UTI患者TLR4基因突变率增加.......
作者:尹晓琳;魏林 刊期: 2009- 02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新进展
此文介绍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并阐述免疫耐受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作用的一些研究热点问题.......
作者:周瑛;徐宁 刊期: 2009- 02
-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的技术原理与研究现状
危重病患者往往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病患者的目标在于纠正这种复杂的内环境紊乱,而联合应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更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连续性的、且联合应用血浆吸附与血液滤过的新技术.此文综述了CPFA的概念及技术原理,CPFA的体外、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叶卫江 刊期: 2009- 02
-
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HBV抗原所引起的宿主免疫应答是影响肝炎临床转归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就近几年研究较热的CTL、调节性/辅助性T细胞、枯否细胞、凋亡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等在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郁嘉伦;张欣欣 刊期: 2009- 02
-
HIV-1感染与p21关系的研究进展
HIV-1的复制及其所致的病理变化与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凋亡密切相关.p21是已知的具有广泛激酶抑制活性的细胞周期抑制蛋白,它还参与细胞凋亡、老化等.p21成为HIV-1利用宿主生化机制进行复制的关键靶点.此文就近年来p21与HIV-1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
作者:邱荣元;何生松 刊期: 2009- 02
-
脑钠肽和肝硬化心肌病研究进展
肝硬化心肌病(CCM)是肝硬化并发症之一,近年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脑钠肽(BNP)目前已成为心功能不全实验室指标之一,并被视为CCM潜在标志物之一.此文对BNP生物学特性、CCM发病机制以及BNP在CCM中的运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陈峰松;赵建妹 刊期: 2009- 02
-
结合非胶原性黏合蛋白的病原菌黏附素的研究进展
病原菌感染宿主细胞一般都依赖细菌表面的特定分子(黏附素)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初的吸附过程,其中细菌结合非胶原性黏附蛋白的黏附素分子主要包括两类:与纤连蛋白结合的细菌纤连蛋白结合蛋白以及与层黏连蛋门结合的层黏连蛋白结合蛋白.此文重点介绍了这两类黏附素的分子特点以及在感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孙照刚;徐玉辉;李传友 刊期: 2009- 02
-
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
HBV通过表面的蛋白以配体的形式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感染细胞,这是目前乙型肝炎研究中的热点.此文对近年有关HBV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与HBV进入细胞有关的细胞膜分子.......
作者:吕娟;兰英华;李用国 刊期: 2009- 02
-
口腔白假丝酵母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白假丝酵母菌是常驻于人口腔中的条件致病性酵母菌,可引起口腔及深部真菌感染.正确鉴定与分类有利于对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此文就口腔白假丝酵母菌常用基因分型分子技术及分子流行病学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赵琰芳;张松梅;张富强 刊期: 2009- 02
-
肠黏膜屏障和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肠道内存在大的共生菌,共生菌与肠上皮组织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作用机制而保持稳定的耐受状态,当肠道菌群紊乱时会打破这一平衡,通过Toll样受体(TLR)或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识别激活NF-кB,促进炎症基因的转录,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引起肠黏膜损伤.近年从分子基因水平上发现益生菌能通过抑制NF-кB而减轻炎症反应,起抗炎作用的可以是活菌,也可以是灭活菌或DNA.......
作者:谢一潋;李兰娟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口腔白假丝酵母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2 嘉兴市首例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调查
- 3 011 德国环孢子虫病爆发与食用色拉有关
- 4 非细胞毒性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机制的研究
- 5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
- 6 锌指蛋白A20及其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 7 004 骨髓移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希望所在?
- 8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上的意义
- 9 RNA干扰对疱疹病毒的抑制作用
- 10 城市居民艾滋病知信行的研究
- 11 070多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 12 务工人员艾滋病毒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
- 13 TCR β链CDR3概况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 14 HIV疫苗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幽门螺杆菌体内试验的研究现状
- 16 SARS与医院感染
- 17 艾滋病病毒杰出控制感染者中的免疫效应机制
- 18 P38MAPK信号通路与乙型肝炎的关系
- 19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若干研究进展
- 20 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保护效果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