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俄罗斯HIV感染的现状和治疗前景

    在人类首次发现HIV感染病例后20年--2001年,俄罗斯HIV感染的流行范围迅速扩大.仅在头5个月中,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己达37000例之多,而统计的病例总数已超过124000例.据估计,实际感染人数要比登记的多5~10倍,由此推测,至2001年底,HIV感染者要超过100万人.按如此快的速度预测,在1~2年内至少将增加100万例新感染者.HIV感染者往往发生免疫缺陷并以死亡而告终,其平均寿命......

    作者:卢德荣 刊期: 2002- 04

  • CD81在HCV致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

    CD81是近年发现的HCV受体分子,具有极广泛的生物学功能.CD81与HCVE2分子结合,可辅助病毒的感染、成熟与包装,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与HCV持续性感染、免疫逃逸及免疫病理损伤关系密切,在HCV致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丽云;陈智 刊期: 2002- 04

  • HBV前S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基因分为前S1和前S2区,其中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前S基因与病毒感染和分泌能力有关.前S区含有强免疫原性的表位,可能是受感染肝细胞的一个重要的识别和清除位点.前S基因发生变异,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与肝炎重型化有关.......

    作者:吴炜;李兰娟 刊期: 2002- 04

  • 细菌感染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

    细菌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主要通过其毒力因子如内毒素、外毒素、超抗原和侵袭素等,使细菌逃避宿主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凋亡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炎症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是导致感染严格局限性的重要因素.研究细菌与巨噬细胞凋亡的关系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淑燕;周正宇;黄瑞 刊期: 2002- 04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人巨细胞病毒是引起器官移植术后患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早期诊断对及时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抗原血症检测;病毒DNA定量检测;病毒基因转录产物检测等作了综述.......

    作者:郭红梅;朱启镕 刊期: 2002- 04

  • 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现代应用

    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安全性好、半衰期长、服用方便、可用于孕妇及儿童等特性,尤其是随着其家族新成员的不断涌现,其用途早已从青霉素过敏时的替代治疗拓展到对许多新的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疟疾、弓形虫脑炎、小螺菌鼠咬热、人埃立克体病、分枝杆菌病、Q热肝炎、散在复发性斑疹伤寒、Whipple病、弯曲菌病、汉赛巴尔通体病、卡氏肺孢子虫病、霍乱弧菌O139感染、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作者:程书权;杨昌辉 刊期: 2002- 04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的耐药研究进展

    由于HIV的高变异性,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常会出现耐药问题,而这个问题对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耐药大多发生在药物作用的靶位,即HIV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域.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能从分子水平解释耐药发生的机制.本文就HIV耐药机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变异情况,以及检测耐药的方法作了综述.......

    作者:邹薇;吴南屏 刊期: 2002- 04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肝炎外的HBV感染相关肝病

    器官移植后的HBV再感染、新感染,以及由免疫抑制剂和肿瘤化疗剂所诱发的隐性HBV感染再发,均可导致HBV感染的急性发作,并可转为慢性感染,甚或出现肝衰竭.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可迅速地抑制HBV复制,改善病程和预后.本文结合10个国家的文献,重点介绍拉米夫定对以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作者:赵汝钦;孟晨鑫;宋军;乔光彦 刊期: 2002- 04

  •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和预防

    2001年12月,美国肝脏病研究协会发表了.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自然史和预防作了综述.......

    作者:邓永岳;陈紫榕 刊期: 2002- 04

  • HBx及其编码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肝细胞癌的发生与HBV密切相关,X基因及其产物是致癌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HBVX蛋白具有多种与致癌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如基因转活化、干扰宿主细胞DNA修复、调节凋亡及抑制生理性蛋白降解等.X基因突变及在宿主中整合导致宿主基因表达改变也是发生肝细胞癌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涛;王一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