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结核病诊断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对TB作出及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对控制TB疫情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改善原有诊断技术的基础上也引入了多种新的TB诊断技术.新型培养技术大大缩短了细菌学检查和结核菌药敏试验的时间;分子扩增技术的应用(比如PCR)使得当日诊断成为现实;血清学方法的改善以及噬菌体测定等新技术的引入给TB临床诊断带来了希望.本文对TB的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作者:石君帆;潘妙珍;宋广忠 刊期: 2006- 04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糖尿病
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HCV感染与糖尿病的关联,这种关联在年龄大、体重超标的患者身上表现更为明显.HCV编码的蛋白,能干扰胰岛素的信号转导,这就解释了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HCV感染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原因,而胰岛素抵抗也促进了肝纤维化的进程.......
作者:毛日成;尹有宽 刊期: 2006- 04
-
血管活性物质的分布与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严重肝病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功能性的肾功能衰竭,是肝病患者终末期的常见并发征.HRS发病机制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全身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血管舒缩物质的异常并导致肾小球动脉过度收缩.文章就炎症因子与HRS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李晓鸥;朱元东;娄国强 刊期: 2006- 04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变异的检测
HBV可因免疫或治疗的选择压力而出现变异,HBsAg变异株可在有中和抗体存在时增殖,而野毒株则会下降到不能检测的水平.HBsAg变异株在有些免疫学试验中呈假阴性,了解HBsAg变异株在免疫学试验中的反应性对建立适宜检测HBsAg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作者:龙厚玉;王思望;严有望 刊期: 2006- 04
-
霍乱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剧烈腹泻为主要症状.人类历史上已经有7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前六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开始的第7次世界大流行由埃尔托型菌株引起,至今已有40余年仍无停歇的迹象.文中就90年代以来霍乱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做如下综述.......
作者:胡瑞华;任红;张培林 刊期: 2006- 04
-
γ-谷氨酞转移酶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
γ-谷氨酞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检测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广.GGT增高可见于胆道梗阻、病毒性肝炎、酒精肝以及肝癌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对该酶的研究较多,尤其是肝癌特异性GGT及GGTmRNA亚型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本文就GG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陆玮婷;李军 刊期: 2006- 04
-
细菌whi基因及其在分枝杆菌中的特点和功能
whi基因是根据链霉菌中形成白色孢子突变体的相关基因来命名的.目前发现的whi基因分别为除whiC基因和whiF外的whiA~O中的13种基因.存在whi基因的细菌种类已经在链霉菌和分枝杆菌等17种细菌属中发现.目前对两者的研究资料较少,而研究较多的是whiB家族,其中whiB2、whiB3和whiB7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现阶段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病分枝杆菌属中存在的whi基因(whiA、w......
作者:孙照刚;张健源;李传友 刊期: 2006- 04
-
Toll样受体对肝功能衰竭的作用
Toll样受体(TLR)是新近研究的热点,TLR作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信号转导受体,在与LPS反应时可形成一个由TLR、MD-2和CD14构成的复合体,参与信号转导,激活下游细胞因子,而TLR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肝功能衰竭的过程,与肝功能衰竭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瑜;陈永平 刊期: 2006- 04
-
生物人工肝研究进展
生物人工肝(biologicalartificialliver,BAL)是将肝细胞培养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当患者血流流过反应器时,通过半透膜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与培养的肝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使其中的肝细胞发挥解毒、合成、生物转化等功能,从而达到支持和治疗目的.它不仅具有肝特异性解毒功能,而且还能参与三大物质代谢、分泌促进肝细胞生长的物质等,可有效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和合成功能,并可预防肝性脑病、肝昏迷和脑......
作者:陈滟珊;李兰娟 刊期: 2006- 04
-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机制、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IFN)-α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药物之一,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两方面的作用,可抑制病毒DNA复制和RNA合成,促进病毒RNA降解,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和转运及病毒颗粒的成熟和分泌,能促进人类白细胞抗原Ⅰ、Ⅱ类分子的表达及增强CTL、APC和NK细胞等的活性.及时应用IFN-α治疗,对于机体阻断HBV感染的慢性化以及随后的病程进展具有积极的疗效,且用改良后的新一代聚乙二醇......
作者:杨灏;周钢桥;贺福初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舟山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6例流行特征
- 2 感染性心内膜炎78例临床分析
- 3 358例麻疹分析
- 4 嘉兴市2004-2015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疗效
- 5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 6 HIV-1逆转录酶耐核苷类药物突变新进展
- 7 一起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暴发的调查
- 8 舟山市2005-2016年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9 sIL-2R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 10 隐匿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11 一起由宋内志贺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学分析
- 12 流行性出血热54例病例分析
- 13 多氯联苯分子遗传毒性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4 效应性/调节性CD4~+T细胞失衡与慢性乙型肝炎
- 15 丙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CT联合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 17 志贺菌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8 人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多态性与婴儿肝炎
- 19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感染性滴度的可行性研究
- 20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中母胎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转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