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基因芯片在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功能分析技术,具有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特点,在基因诊断、基因表达、基因组研究、药物筛选、发现新基因及各种病原体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肝炎基因诊断、个体化治疗以及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以后形成慢性感染、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滕光菊;邹正升;李保森 刊期: 2006- 03

  • 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与炎症及败血症休克

    一氧化氮(NO)和其他细胞因子是炎症和败血症休克中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和分子标志物.重症炎症可引发败血症休克,损害组织线粒体.败血症休克分子机制之一就是由于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tNOS)持续催化NO生成,导致过量过氧化亚硝酸阴离子(ONOO-)产生,使线粒体功能异常,肌肉收缩功能减弱.在炎症和败血症休克过程中脏器的化学发光(其发射光在440~600nm)与自发光不同,很可能由于NO和ONOO-与其他......

    作者:阚文宏 刊期: 2006- 03

  • 白细胞介素4与抗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4是一种主要由Th2型细胞产生的,具有很强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活性分子,能增强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并具有杀伤细胞的能力,文中就其细胞免疫调节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玲龙;郭永建 刊期: 2006- 03

  • 模式识别受体与病毒感染

    机体有效的抗病毒感染有赖于感染早期产生的IFN及随后的细胞免疫应答.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能特异性识别病毒分子或其复制产物而产生IFN与炎性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TLR)是主要的PRR,TLR2、TLR4分别识别革兰阳性、阴性细菌成分,TLR3、TLR7、TLR8、TLR9则主要识别病毒蛋白或其核酸和核内体成分.其他PRR,如RNA螺旋酶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和激酶双链RNA活性蛋白激酶R均能识......

    作者:晏春根;谢青 刊期: 2006- 03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机制

    HBV为了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它们必须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因此了解HBV引起的慢性肝炎的自然进程和其特点及HBV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可能机制,对掌握其致病机制十分关键,可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邢汉前;辛绍杰;陈黎明 刊期: 2006- 03

  • Smad2和Smad3在TGF-β1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Smads通路是TGF-β1信号转导中重要的通路,Smad2/Smad3是TGF-β1信号下传的第一个信号分子,在TGF-β1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中起重要作用.虽然Smad2和Smad3的同源性高达92%,但是它们的功能不完全相同,本文从Smad2和Smad3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蛋白等多个方面探讨Smad2和Smad3在TGF-β1信号转导中的不同作用.......

    作者:陈峰;郑敏;陈智 刊期: 2006- 03

  • 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内酰胺酶产生.文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ESBL、AmpC、金属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赵廷坤;周岐新;凌保东 刊期: 2006- 03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肝系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自成人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反复贴壁法纯化.为有效地促进其向肝细胞分化,本实验使用了HGF和bFGF联合诱导的方法,于0、7、14、21、28d采......

    作者:车媛梅;张一;汪泱 刊期: 2006- 03

  • 158例成人麻疹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发病率增加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2005年收治的158例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成人麻疹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的临床特征.结果成人麻疹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皮疹典型为充血性斑丘疹,科普利克斑(Koplik'sspots)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常常合并肝脏和心肌损伤,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和心肌炎为主.讨论成人麻疹发病率增加可能与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缺少麻......

    作者:王静波;王莲 刊期: 2006- 03

  • 肝炎患者血清IL-2、sIL-2R水平和病毒含量变化

    目的分析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sIL-2R以及与HBVDNA、HCVRNA含量的关系变化.方法肝炎患者血清IL-2采用ELISA法,sIL-2R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HBVDNA定量和HCVRNA定量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IL-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作者:肖萍;杨彦麟;郭振华;陈青锋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