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α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α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经典药物,近年又发现它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就α干扰素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机制研究,抗肝纤维化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作了综述.......
作者:杜方雄;张树林 刊期: 2002- 06
-
HIV、HBV、HCV重叠感染研究进展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传播途径相似,在静脉注射毒品者、性混乱者和血友病患者等人群中可引起严重的重叠感染,并可导致病毒生物学行为改变,使感染者临床表现复杂化,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本文对HIV、HBV、HCV重叠感染的流行病学、病毒生物学行为变化、致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朱彪;吴南屏 刊期: 2002- 06
-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之现状
在美国、印度及中国的大学生中进行的关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基线调查表明,大学生对HIV/AIDS的认识和态度存在缺陷与误区.目前,在大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艾滋病有效的手段,健康教育包括课堂讲授、角色扮演、同伴教育及Quilt等多种方式.通过教育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率有明显提高,态度有所转变,但行为的测评则尚无定论.......
作者:张毅;刘纯艳 刊期: 2002- 06
-
自动化PCR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前景
聚合酶链反应(PCR)的自动化可以简便、快速、有效和经济地实现各种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检测和疾病治疗的监控.本文综述了PCR系列步骤的自动化过程和原理,以及自动化PCR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管理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夏嘉陵;万朝敏 刊期: 2002- 06
-
HIV的T细胞免疫及其对乙型、丙型肝炎的影响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CD4+T细胞,造成T细胞耗竭、功能减退,而T细胞免疫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对病毒的清除、控制和肝组织病理损伤起主要作用.因此,乙型、丙型肝炎合并HIV感染必定会对HBV、HCV感染的T细胞免疫造成影响.本文对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杨炼;管小琴 刊期: 2002- 06
-
新型人工肝--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及其临床应用
到目前为止,急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仍强调基础护理和一般的支持对症处理,缺乏清除肝脏毒素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有效手段.虽然血液透析、灌流和血浆置换已被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但其临床疗效尚未被公认.与上述血液净化方法不同的是,新型人工肝--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在有效清除水溶性中小毒素分子的同时,还可以选择性清除亲脂性及与血浆白蛋白相结合的毒素分子,并保留血液中有用的重要营养物质和蛋白质.本文对这一新型人工肝支......
作者:李勇年;Aldinger SF;高建兴 刊期: 2002- 06
-
内毒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内毒素参与了重型肝炎的病理过程.重型肝炎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减弱,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存在明显的内毒素血症,从而对肝脏造成二次损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内毒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作了综述.......
作者:秦爱兰;周霞秋 刊期: 2002- 06
-
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常用添加物
随着肝细胞在生化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细胞移植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获得完好无损的肝细胞及长期、稳定地培养活力和功能均良好的肝细胞,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肝细胞原代培养的常用添加物作了综述.......
作者:徐哲;白雪帆;黄长形 刊期: 2002- 06
-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溶血素基因功能的研究进展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是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菌.多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能产生不同种类的溶血素,其对红细胞的裂解及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其他致病微生物溶血素的细胞毒性有相似之处.近,对强毒株问号状钩端螺旋体黄疸出血型赖株基因组测序及基因诠释工作已经完成,首次发现其中至少有9个溶血素基因,这些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克隆、表达,成功地验证了它们的溶血活性.如此多的......
作者:张怡轩;赵国屏;吴春福 刊期: 2002- 06
-
乙型肝炎病毒转录后调节元件功能及作用机制
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录体上存在与相应的细胞核蛋白结合的特殊序列,参与转录体稳定性和核浆转运等转录后调节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细胞因子介导非细胞损伤抗HBV的主要作用环节也是在转录后水平.因此,对HBV转录后调节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加深对HBV生活周期的认识,而且还将为抗HBV治疗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作者:倪勤;刘克洲;陈智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2 CD209L(L-SIGN)--一种新的SARS冠状病毒受体
- 3 嵌合抗原受体的发展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 4 026 雷诺现象为细小病毒B19感染的表现之一
- 5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 6 2003年全球疾病爆发流行简讯(三)
- 7 诊断试验的成本-效益分析
- 8 040 产酸克雷伯杆菌污染的消毒剂引发婴儿脓毒症
- 9 艾滋病毒神经损伤机制研究新进展
- 1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
- 11 《蛲虫病的诊断(WS469-2015)》标准解读
- 12 068H基因型:中美洲新发现的美洲土著HBV基因型
- 13 DNA甲基化及其影响因素
- 14 宁波市鄞州区2010—2014年手足口病不同病原季节性流行特征
- 15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况
- 16 抗HBV、HCV感染的研究动态--第五十一届美国肝病学会年会相关内容概述
- 17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听力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 18 青少年HIV感染的流行现状与预防策略
- 19 肝脏移植对器官微生态的影响
- 20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