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出版部门: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41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340/R
邮发代号: 32-2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 国际刊号:1673-4149
- 国内刊号:33-1340/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1996年获卫生部颁发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编辑质量一等奖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1974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主办。本刊是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首批允许刊登处方药广告的重点专业媒体。杂志栏目设有决策参考、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道、实验研究、综述、讲座及国际会议动态等。
1.《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动态监测STAT3、HMGB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D-氨基半乳糖介导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用RT-PCR检测STAT3mRNA,HNCB1mRNA在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6、12、24、48、72、120和168h的表达.结果STAT3mRNA在急性肝衰竭的6h有显著升高,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金小亚;陈永平;卢明芹;王晓东;金益辉;朱碧红 刊期: 2009- 01
-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0-2016年行脊柱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患者术后发生SSI的49例患者为病例组,按1∶3配比原则,从经历脊柱手术的患者数据库中随机选择147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患者脊柱术后SSI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OR=4.114,95%CI:1.582~10.683)、术前吸烟史(OR=4......
作者:戴利明;刘师良;陈其荣;吴可沁;杨东方 刊期: 2018- 01
-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在汉坦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汉坦病毒感染存在错综复杂的免疫应答.病毒入侵后,不仅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而且引起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释放.这些因子在汉坦病毒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取得了重要进展.......
作者:王平忠;白雪帆 刊期: 2004- 03
-
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解读
......
作者:肖永红 刊期: 2015- 05
-
毛江森院士谈SARS
记者:引起SARS的是什么病毒?毛江森:SARS病毒的归类归在冠状病毒的族.这个病毒族不是一个新的病毒,在SARS之前它已经被发现了.这个病毒的结构当时也是清楚的.它中间是一个核酸链,是单链的RNA核酸,没什么特别.外面有一层这个病毒插在脂肪膜上的蛋白,像大头针一样,看上去像顶皇冠,所以当时就根据它的形态来确定它的名字,就叫做冠状病毒.但是这个病毒当时发现的时候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虽然也认为它可能......
作者: 刊期: 2005- 01
-
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呼吸道感染患儿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TaqMan探针法)在检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沙眼衣原体(CT)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质粒标准品,梯度稀释后进行扩增建立标准曲线检测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扩增效率,并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收集151例疑似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P、CP和CT基因片段,其中128例样本同时进行MP......
作者:李海华;李静;楼亚玲;马志红;钟婧;郁峰;戴利成 刊期: 2017- 01
-
浙江省血吸虫病粪检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结果分析
浙江省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迄今多年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新感染人(畜)和感染性钉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1].但在有螺地区仍有输入性传染源发现[2],血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提高病情监测效果,及时发现患者,浙江省自1999年以来,先后设立了35个省级血吸虫病粪检实验室,在确诊血吸虫患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能力,浙江省血吸虫......
作者:林丽君;严晓岚;朱明东;俞丽玲;张剑锋;钱科;孙锋;闻礼永 刊期: 2014- 03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8例,治疗组44例用LAM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44例不作任何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均常规使用护肝、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存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LAM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型乙型肝炎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堂明;李玉龙;邱波;李树民;王云;张雪梅;邹荣 刊期: 2007- 03
-
宁波市2013年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宁波市2013年宫颈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来源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用1982年全国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构成进行标化率计算.根据浙江省监测区地区划分标准将宁波市划分为城市、一类农村和二类农村,并比较三个地区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2013年宁波市宫颈癌报告发病503例,粗发病率为17.33/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8.94/1......
作者:应焱燕;许国章;王永;纪威;崔军;李辉;钟惠珍 刊期: 2014- 06
-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疗效的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相当复杂,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已被批准的6种抗病毒药物大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病毒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此文对常用的几种抗病毒药物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张礼周;张振华;李旭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More >
- 1 (1,3)-β-D-葡聚糖检测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 2 036英国旅游者的非洲锥虫病
- 3 丙型肝炎诊断标准(节选)
-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 5 人鼠嵌合肝:研究肝脏病学的新工具
- 6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 7 悬浮芯片技术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8 初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程与远期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毒和免疫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
- 10 HIV-1病毒储存库的特征及检测方法
- 11 硫化氢对再生肝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和p21Cip/WAK-1的影响
- 12 加强SARS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思考
- 13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 外周血微小RNA-155与HIV-1感染者CD8+T细胞分化的相关性
- 15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引起线粒体毒性的研究进展
- 16 现代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细胞选择及研究进展
- 17 A族链球菌表面一新型蛋白Fba与链球菌感染
- 18 四川省遂宁市2011-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和病原学监测分析
- 19 乙型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 20 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的防治